渴饮渠江水,饥餐渠江鱼,至今仍还在纠缠于授鱼还是授渔,渠江渔夫也!

© 子溪客 | Powered by LOFTER

漫步老家乡间小道

        一直想写一篇小时候漫步老家乡间小道的文章。近日在网上偶然看到这篇散文,眼前一亮,这山、这水、这路、这地名……,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。我在这里生活了20来年,从小学到初中,再从高中毕业回母校代课以及后来到公社担任甘蔗技术员,在这条乡间小道上往返,不知留下了多少脚印。尽管离开老家已近40年了,但这里的一草一木、一沟一坎还记忆如初,这可能就是故乡情结吧!文章不用再写了,就此转载留存。作者文笔流畅,文字优美,作文网以范文推荐,应是名副其实!

       今日得闲,欲回老家看望父母。以往懒得走路,都是乘车,今天突然来了兴致,竟选择了步行。

       我独自一人,沿着渠江南岸,漫步回家。经明月沱、吴家河边、禹家河边和张家河边,一路东行。

       天阴沉沉的,云而不雨。没有风,江面和溪谷弥散着丝丝薄雾。江水一改夏季的浑浊,变得格外清澈,水深不过一米的地方,可以直视河底的水藻。江面开阔,间或可见一两簇翠绿的竹排,随波荡漾,那是渔人布的浮网。没有行船,也没有渔舟,江上静悄悄的,一如岸上的竹林,见不到一个行人;也如岸上的田畴,很难见到劳作的农民。

       渠江岸边,是连片的竹林。竹林苍翠茂密,一望十数里,蔚为壮观。林间,本是预制板铺成的小道,因涨水后未及时清洗,预制板被厚厚的沙土覆盖,人行其上,软绵绵的,感觉特别舒服。沙土之上,还覆盖着厚厚的枯竹叶,每迈动一次脚步,就能听到一阵沙沙响声。虽是一个人独行,却也颇不寂寞。竹林与竹林之间,裸露着的要么是岩石,要么是茅草疯长的沙地。间或蹿出一簇盛开的野菊花,金色的花朵一如摇曳的向日葵,显得格外惬意。

       走过明月沱,离开江岸,来到吴家河边,总算有了人家和田畴。

       大块大块的田都荒着,长满了杂草。这些原本都是水田,现在却都成了旱地。偶尔有一两个年过六七旬的老人,在田间除着草。他们的锄头,在青菜与萝卜、白菜与豌豆之间舞蹈。他们身后,是江岸上那一道由翠竹构成的绿色长城。他们的房屋,则被橙子树围得密不透风。树上挂着的那些金色果实,大得让人替那些橙树喘不过气来。树下,遍地都是掉落的橙子,没有人捡拾,更没有人品尝。也不知道是富饶得过了分,还是萧条得没了生趣。

       禹家河边与吴家河边相似。路上很难见到行人,家家户户都关门闭户。华丽气派的房屋,在冬日里寂寞。院子里不见人影,却见遍地落叶。好不容易才在禹家河边的一片竹林里见到四个四五岁的小孩玩耍。那一瞬,我仿佛看见了春天,顿觉眼前生趣无限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当年读初中,每天都和一群二三十个同学在这条乡间小道上往返,笑看人们在田间地头劳作,那是何等的繁华与热闹。没想到时至今日,这条小道竟寂寞如斯,冷落如斯!

        是什么力量繁华了都市,却冷落了乡村?是不是像我一样懒得步行的人,连这个问题都懒得去想起?或者仅仅因为还有年事已高的父母,我们才偶尔踏足这条小道?

  想起年事已高的父母,我心中一凛,不由加快了脚步。(20130701)

     【后记】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,当地政府已将渠江左岸从张家河边、禹家河边、吴家河边直至下游的代家嘴渠江半岛一带打造成“明月风光,渠江画廊”,作为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。昔日的乡间小道也经一而再、再而三升级成了如今的乡村旅游大道,不久前已开通了公交班车线路,方便了城乡往来。

       据悉,西昆(西安至昆明)高铁的广安东站已选址附近的白鹤嘴,老家所属片区将规划纳入广安高铁滨江新区,想必将来会建设得更加美丽漂亮。







20220518


 
评论(30)
热度(130)
 
回到顶部